小曲 发表于 2023-5-8 09:49:59

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| 吃出来的癌症?食管癌的防控与筛查

全球食管癌死亡率位居第六
食管癌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上消化道恶性肿瘤,也是“中国特征癌”,因长期不能进食症状、发现即中晚期等特性,严重影响民众生活健康。WHO发布的GLOBOCAN 2020数据显示,2020年全球约有60.4万食管癌新发病例和54.4万死亡病例,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居恶性肿瘤第7位和第6位。我国癌症中心最新数据显示,2015年我国食管癌发病数和死亡数分别为24.6万和18.8万例,分别居全部恶性肿瘤的第6位和第4位。尽管我国食管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在大幅提高,但经年龄标准化后,标化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。食管癌总体负担下降及发病年龄后移特点,可能与我国启动农村食管癌筛查及早诊早治工作、人均期望寿命增加、居民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改变等多方面因素有关。

食管癌高危因素有哪些?

食管癌发病因素多种多样,烟酒、暴饮暴食、快饮快食、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和喜食腌制、霉变、熏烤、油炸、干硬、辣、咸及烫的食物都是食管癌的危险因素。在日常生活中,人们应避免或尽量减少接触已知的致癌物或危险因素。已经长期接触高危因素的人群应格外注意癌症的防控和早筛。
吸烟、饮酒、进食过烫食物
我国食管癌组织学类型主要为鳞状细胞癌,吸烟与重度饮酒是引起食管鳞癌的重要因素,对于食管鳞癌,吸烟者的发生率增加3~8倍,而饮酒者增加7~50倍。此外,长期过烫饮食造成的局部炎症和热刺激,也可能是食管癌发病的促发或诱发因素。

亚硝酸盐

长期食用腌制食物导致亚硝酸盐摄取过量与食管癌的发病有关。亚硝酸盐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添加剂,被广泛应用于腌制食物。亚硝酸盐是亚硝胺类化合物的前体物质,而亚硝胺类化合物是导致食管癌的重要因素。在食管癌高发区,粮食和饮水中的亚硝胺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地区,且与当地食管癌和食管上皮重度增生的患病率呈正相关。

真菌毒素

霉变食物中的黄曲霉素、镰刀菌等真菌不仅能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,而且能促进亚硝胺等致癌物质的合成,并常与亚硝胺协同致癌。

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缺乏
饮食长期缺乏微量元素与维生素,尤其是硒、β-胡萝卜素、维生素E等可能是导致食管癌发病的因素之一。

癌前疾病
食管癌的癌前疾病也是导致食管癌的重要病因。由胃食管反流病、腐蚀性食管灼伤和狭窄、食管憩室等慢性食管疾病引起的炎症,均可导致食管癌发生率增高。

如何进行食管癌早筛?
食管癌的早期筛查及诊断对提高食管癌生存率至关重要,而便捷、灵敏、无创、经济的癌症早筛技术就成为解决难题的关键。
作为民族科技企业,和瑞基因积极承接“十三五科技重大专项”,基于液体活检技术及高通量NGS测序平台,结合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算法,研发出可自我迭代的癌症早筛底层通用技术体系 HIFI,并被作为新型早筛技术被 《中国抗癌协会癌症筛查科普指南》推荐。
依托以上自主研发的底层通用技术体系 HIFI,和瑞基因推出了一次性可筛查6大中国高危高发癌症(肺癌、食管癌、胃癌、肝癌、胰腺癌、结直肠癌)的多癌种早筛产品“全思宁®️”,具有高灵敏度、特异性,且无创经济、组织溯源准确性高,是目前全球首个采用游离DNA(cfDNA)多维度全基因组测序(WGS)技术的多癌种早筛产品。

*本文部分癌症基础知识来源《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(CACA)》

自2022年以来,中国抗癌协会组织1.3万名专家编写、246人次院士审评了我国首部《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(CACA)》,覆盖了53个常见瘤种和60个诊疗技术,共计113个指南,聚焦中国人群流行病学特征、遗传背景、原创研究成果及诊疗防控特色,是兼具中国特点和国际视野,适合中国人群的肿瘤指南规范体系。

小娜 发表于 2023-5-15 10:10:38

请添加小助手微信加入防癌早筛群yagw_help23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| 吃出来的癌症?食管癌的防控与筛查